保靖县融媒体中心1月6日讯(通讯员 宋逸飞 舒婷)“感谢人社局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,让我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。”高校毕业生彭霞走上就业见习岗位,从毫无工作经验的职场“小白”,变身基层工作“多面手”,工作技能得到大提升。
“每个月都有工资,家门口就能就业,还给我交保险,我很满意。”46岁的普戎镇波溪村脱贫人员于平,走上了保洁员岗位后,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。
市民刘祝兰通过参加保靖县技工学校的免费培训班,成为一名专业的茶艺师,掌握了就业增收的一技之长,目前综合月收入在5000以上。
......
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一年以来,保靖县紧紧围绕服务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格局,紧盯重点群体就业难题,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,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,千方百计稳住“最大的民生”。
2024年1-12月,城镇新增就业2778人,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96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22人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,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8689人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,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。
多维发力,完善“家门口”的就业服务体系
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、产业与就业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、用人主体与劳动者的重要环节,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为打通就业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充分发挥各乡镇、街道就业工作“前沿阵地”作用,积极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,推行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服务模式,实现就业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、向农村覆盖、向就业困难群体倾斜。
依托县-乡(镇)-村(社区)三级信息网格,全面摸清零就业家庭、低保家庭、残疾人、长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状态、就业意向、培训需求,并依托人社一体化业务经办平台,扎实做好务工信息动态管理,精准掌握外出务工就业状况,对有就业意愿的人员“一对一”开展“311”就业服务(三次岗位推荐、一次职业指导、一次免费培训),实现就业服务100%全覆盖。
打造贴近群众、服务到家的零工市场——“幸福驿站”,为用工主体和零工群体搭建牢固的“供需桥梁”。秉承共建共享理念,将“幸福驿站”打造成集党建课堂、就业指导、政策咨询、爱心活动于一体的新就业群体爱心驿站。截至目前,全县各类零工市场发布岗位6000余个,接待求职者咨询5000余人。
此外,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切入点,将其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规划,多措并举,精准施策,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,着力为群众提供高效、便捷、优质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。目前,已创建7个充分就业社区(村),实现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站覆盖率达100%。
突出重点,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
今年以来,县人社局坚持前伸后延。统筹协调、分类施策,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,有效破解“招工难”“就业难”并存的结构性矛盾,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。
为推动供需精准匹配,今年以来,人社局局长带队到县内企业走访,为企业送政策、送服务,推动民营企业在拓展岗位、招聘服务、组织见习等方面与人社部门加强协同联动,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见习机会。通过“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”和“求职登记小程序”积极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,精准推进就业服务。截止目前,共举办40场次招聘会,累计提供岗位2.7万余个;全县17个就业见习基地,新增就业见习139人,目前在岗133人。
受制于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、本地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,我县脱贫劳动力面临着就业能力不足的困境,为此,人社部门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,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增加脱贫劳动力稳岗增收。持续推进省内外劳务协作带动就业这一“新路子”,摸清底数、建立清单、精准对接,有组织劳务输出完成11018人。落实未就业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,为77人提供就业服务,就业服务率达100%。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018个,其中残疾人92人。创建79家就业帮扶车间,共吸纳997名脱贫劳动力务工。共为农民工追回工资476万元,涉及农民工人数287人。进一步优化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政策,为3万余名符合补助条件人员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,落实率达到100%。
援企稳岗,当好助企纾困“店小二”
“今年以来,我们共收到人社部门发放的物流补贴1万元、场地补贴1万元、创业补贴1万元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,这笔钱有效促进了企业职工稳定就业。”保靖县品源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龙晓丽说,在人社部门企业服务专员的帮助下,企业被认定为就业帮扶车间,吸纳51人实现就业,并获得了资金补贴。
今年以来,县人社部门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,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,围绕“保经营主体、稳就业岗位”这条主线,推动社会保险补贴、职业培训补贴等就业政策集中兑现,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,下大力气抓好“降、缓、返、补、扩”政策落实,鼓励企业吸纳就业。截止目前,已有30家企业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,落实稳岗补贴金额16.34万元;通过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费率,为中小微企业免征失业保险费用545.95万元。落实就业帮扶车间扶持,为79家帮扶车间发放资金200万元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152人,享受失业金待遇539人次,发放失业金76.9万元。
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的同时,为鼓励自主创业,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《保靖县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不断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,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提供政策咨询、孵化服务、创业补贴、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,在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的同时,增强市场活力。近年来,依次启动毛沟镇、吕洞山镇创业带动就业重点乡镇建设,成立了保靖县创业者协会,并定期召开创业者协会成员大会,截至目前会员共计429人。此外,我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,入驻企业达32家,针对入驻企业,为减轻初创企业负担,实行场地租金、物业管理费、水电费、网络费等费用全免,今年共计减免各项费用34.62万元。举办了“保靖县创业成果展示”活动2次,大力促进创业交流与合作,打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就业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爬坡过坎,成为稳就业的有力支撑。人社部门还充分运用“互联网+”和大数据思维,持续推行政策找企、免申即享、直达快享等经办模式,持续优化待遇申领流程,让数据多跑腿、让群众少跑路。通过援企稳岗促就业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将就业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吸纳就业的不竭动力。
擦亮品牌,让高质量就业更有“范儿”
养身百计,不如随身一艺。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,是脱贫之源,是致富之道。作为黄金茶之乡,保靖黄金茶享有“一两黄金一两茶”“可以喝的文物”等美誉。然而,茶叶产区季节性“缺采工、采工贵”成了制约该县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基于此,人社部门按照“抓培训、强技能、育品牌、促就业”的工作思路,把市场需求与脱贫人口就业意愿紧密结合,培育打造了省级劳务品牌“保靖黄金茶制作工”,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扩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,提高就业质量。为扩大“保靖黄金茶制作工”劳务品牌影响力,保靖县连续3年举办“保靖黄金茶制作技能竞赛”,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自我、共同交流的平台,营造技能成才、技能强县的良好氛围,为我县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茶产业人才队伍。目前全县有茶农6万人,茶产业带动就业10万余人。
此外,积极对接园区企业用工需求,围绕焊工、挖掘机、叉车司机、育婴员等用工紧缺行业工种,采取“人社技能等级证书+培训合格证书”双证模式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今年以来,我县共培训各类劳动者3353人次,并完成专项职业能力考核826人,完成创业培训206人次。经过培训,就业稳定率可达95%以上,取得了“培训一人、转移一个、致富一家、带动一方”的良好职业技能培训效果。
一审:周榆林
二审:张晓莉
三审:高 伟
来源:保靖县融媒体中心
编辑:向琪1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baojingrm.cn/content/646945/98/146043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