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靖县融媒体中心6月6日讯(通讯员 吴梦媛)阳朝乡地处保靖县东南部,东与古丈县断龙山镇接壤,南与长潭河乡相连,西与迁陵镇毗邻。全乡辖14个行政村,所辖面积98.6平方公里,为保靖县传统农业乡镇,素有保靖“粮仓”之美誉。
在乡村振兴的激昂号角声中,保靖县阳朝乡立足本土资源禀赋,靶向发力,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,全乡特色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、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。黄桃、油茶、保靖黄金茶、烟叶、红薯等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助推当地经济发展、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劲动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滔滔不竭的源泉活水。
黄桃满枝,香甜蜜果创丰收
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,阳朝乡麦坪村锚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,将黄桃种植作为民生致富的关键。2017年,致富带头人彭忠旺率先试种30多亩锦绣黄桃,在其示范作用下,带动45户村民参与,如今麦坪村黄桃种植面积已扩大至300亩,预计今年产量可突破30余万斤。
严格把控品质,通过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,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,推广果实套袋、绿色防控技术,减少农药使用,让黄桃品质更上乘。每到7、8月成熟季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双重模式销售:线下,为商超提供优质货源及吸引游客实地采摘。线上,村干部、种植大户化身“新农主播”,利用抖音平台开启直播带货,通过展示果园天然种植环境、现摘现发流程,讲解黄桃脆甜多汁、肉质鲜嫩的特点,吸引大量粉丝关注,使麦坪黄桃搭上物流快车驶出深山、迈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时至今日,黄桃产业已成为村里的“金字招牌”,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,也让这个小村庄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,真正实现“小果实”撬动“大发展”。
油茶遍野,绿色油库助振兴
走进夕铁村这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,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绿意盎然,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夕铁村抢抓产业发展机遇,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,转化为当地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引擎”。
立足夕铁村发展实际,2018年,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谋划下,确定发展油茶产业。在各方扶持下,夕铁村1600余亩油茶基地建设成效显著,打造了夕铁山茶油商品,通过多维渠道将产品售卖到岳阳市、吉首市等地。大力推行“油茶+”模式,在油茶林地套种红薯、中药材、辣椒、豆类等矮秆作物,实现林上林下双丰收。采取“以耕代抚,林间套种”的做法,有效弥补了油茶生长周期长、收益慢的短板,还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,增添了经济收益。
目前,夕铁村成林面积约1200亩,产业惠及315户1350余人,累计带动5800余人次就近务工,油茶产业已然成为夕铁村村民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,还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创收。
黄金茶韵,茶香四溢富农家
近年来,阳朝乡党委、政府立足实际,紧扣保靖县“两茶一果”优势产业,将茶叶种植作为乡村振兴重点。目前,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亩,依托1家茶企业、3家合作社,以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带动300余户实现产业增收。
其中,猛科村茶叶产业发展势头最为强劲,据统计,今年村里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达400余亩,为村内50余人提供就近务工机会。茶产业不仅让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,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为提升保靖黄金茶的附加值,依托茶园风光,开展乡村旅游,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茶、制茶的乐趣,感受温蕴的茶文化。
近日,在保靖县茶叶办支持下,猛科村卡洞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携黄金一号、黄金二号、黄金八号等多个优质品种亮相北京国际茶叶展。合作社坚持生态种植,从育苗到培管全程自主管理,采用人工除草、物理防虫等环保方式,致力于打造优质生态茶园。此次参展显著提升了合作社品牌知名度,也让保靖黄金茶跻身更广阔市场。
烟叶烁金,金色叶片保民生
千亩万株烟苗旺,一梗一叶富路长。近年来,阳朝乡将发展烟叶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,成效显著。截至目前,全乡烟叶种植面积拓展至2310余亩,种植大户45户,带动就业310人,去年全乡烟叶总产量达43万斤,产值突破688万元。
精准发力授技培烟艺,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2次,累计培训烟农超80人次,乡烟叶专班及烟草公司技术员指导培训150人次,涵盖育苗、田间管理、烘烤等环节,有效提升了烟农的种植水平。通过科学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,提高了烟叶质量和产量。同时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申请检修130座烤烟房,电力线路改造30栋,发电机检修11台,更新维修烟叶烘烤设备,保障烟叶后续生产加工的可持续性。
如今,烟叶产业已成为阳朝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,烟叶产业不仅为当地财政增收做出贡献,还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,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红薯溢芳,软糯薯香助增收
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,溪洲村立足实际、大力发展红薯产业,通过探索新模式、延伸产业链,将传统农作物红薯变成助农增收的财富密码。
通过构建“种植+加工+销售”一体化模式,深度挖掘小小红薯苗的多重价值。自2022年起,村支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连续4年免费为村民发放红薯苗,累计发放800余户共计250万株,累计发展红薯种植4000余亩。同时,驻村工作队协调帮扶资金,与村集体共同建设红薯粉加工厂,引进2条自动化生产线,对鲜红薯进行生产加工,打造“溪洲里”红薯粉特色品牌。眼下,“溪洲里”红薯粉正通过电商平台与商超渠道畅销各地,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正规划扩大种植规模,继续开发红薯系列新产品,持续擦亮特色产业名片。
从田畴旷野到加工车间,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发展,小小红薯持续释放经济活力,正成为溪洲村百姓增收致富的“金钥匙”,开启属于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。
纵观当下,阳朝乡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群众收入稳步增长。展望未来,阳朝乡将不断强化产业扶持,深入推进“一村一品一特色”建设,推动特色产业朝着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的方向稳步前行,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一路勇往直前,让这片充满希望与热血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一审:何晗竹珺
二审:张晓莉
三审:高 伟
来源:保靖县融媒体中心
编辑:吴学敏
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baojingrm.cn/content/646940/98/150204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