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下载
2024年“保靖道德模范榜”“保靖好人榜”(孝老爱亲类)发布
2024-12-28 11:16:23  浏览量:

2024年“保靖道德模范榜”“保靖好人榜”(孝老爱亲类)发布

12月28日,2024年“保靖道德模范”“保靖好人”(孝老爱亲类)榜单正式揭晓,22人(组)群众身边好人光荣上榜。让我们一起看看榜单中都有谁,一起去了解入选保靖道德模范、保靖好人的感人事迹。

保靖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(2人)


图片1.png


张正红,1971年3月出生,保靖县碗米坡镇拔茅村村民。在张正红的兄长张正文去世后,其嫂子将家中所有能变卖的物品出售,携10岁的女儿改嫁而去,将年仅6岁的儿子张龙遗留在家,自此杳无音信。在父亲去世和母亲改嫁的双重打击下,张龙在一夜之间失去家庭的庇护,孤苦无依。在这种情况下,张正红承担重任,继承亡兄的家庭责任,从此承担起抚养侄子的重担,这一照料延续了10年。2014年,张龙与来自外县的一名年轻女子组建家庭,翌年其妻怀孕。正当一家人期盼生活日益向好的时候,新生儿被诊断为先天性智力低下。与此同时,张龙因在浙江违法犯罪被判刑两年半并被羁押。经过慎重考虑,张正红再度作出了与十余年前相同的选择,毅然承担起抚养侄孙的责任,再次肩负起两代人的重任,成为这个不幸家庭的“守护神”。因其崇高的品德,张正红在2024年被评为全州第七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提名奖。


图片2 副本.png


彭定娥,1956年11月生,土家族,保靖县普戎镇普戎村村民。2007年,侄孙彭连恩出生。然而,其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,在生产后便音讯全无。父亲也因没有右手而难以维持基本生活。鉴于此,彭定娥和她的丈夫毅然决然承担起抚养彭连恩的责任,用深厚的爱意与温暖为彭连恩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。在彭连恩尚未满三岁时,其父也不幸去世。为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,彭定娥和丈夫竭尽所能,为彭连恩购置了房屋土地,并在政府支持下,修建了一座虽简陋但温馨的小屋。尽管生活条件有限,但彭定娥始终致力于保持家庭的整洁与温馨,使彭连恩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宁。她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真谛。

保靖好人孝老爱亲类(20人)


图片3 副本.png


彭豪军,土家族,1977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保靖县工商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。彭豪军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,深谙尊老爱亲之道。在成长过程中,他始终将敬老爱亲视为人生信条,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这一珍贵的情感。在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期间,彭豪军于繁忙工作之余,总是抽出时间与父亲交流、为父亲更换药物,并陪伴其散步。对于妻子和女儿,他同样尽心尽力,尽可能多地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。他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敬老活动,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,令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情与关怀。当同事们面临困难时,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和支持。他积极倡导关爱老人,努力营造一个敬老爱亲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
图片4 副本.png


左迎春,土家族,1970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保靖县财政局在职干部。她拥有一个和谐美满、令人羡慕的家庭。在日常生活中,与丈夫互敬互爱,相互支持,并在工作上给予彼此提醒。身为妻子、母亲和儿媳,她表现出简朴、孝顺和勤劳的优良品德,全心全意地照顾好家庭成员。婆婆因脊柱压缩性骨折卧床半年期间,她悉心照料,每天为婆婆更换尿布、擦洗身体、进行按摩;坚持亲自喂食并按医嘱准备营养餐,最终使婆婆健康恢复。婆婆康复后,她陪同婆婆游览祖国各地,从婆婆70岁至今88岁间,足迹遍布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西藏等地,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。在对子女教育方面,积极培养女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倡导爱党爱国精神,传递尊老爱幼和邻里团结的观念,以及忠诚、责任、亲情、学习、公益的理念。2022年,她的事迹被评选为湘西州财政系统的“最美爱心故事”。 


图片5 副本.png


彭敏,土家族,1974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干部。自24岁结婚以来,彭敏一直承担着两地分居的生活重担,主动肩负起家庭责任,支持丈夫全心投入工作。在丈夫遭遇工作困难或挫折时,她总是耐心倾听,给予鼓励和安慰。彭敏全心为家庭奉献,悉心照顾家中四位老人。在婆婆接受鼻炎癌症治疗期间,她为婆婆提供细致的日常护理,包括洗脸和喂饭,始终陪伴和鼓励,使其顺利康复。彭敏2018年荣获保靖县妇女联合会“五好文明家庭”称号,2021年度获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记功表彰。


图片6 副本.png


吴彩霞,1987年11月出生,现为迁陵镇社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。吴彩霞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七口之家,承担起照顾年迈长辈和抚养年幼孩子的重任,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。与丈夫结婚十余年,长期两地分居,家中的公公81岁,患有长期高血压,并于今年五月因脑梗塞瘫痪卧床;婆婆78岁,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,需常年服药,无法从事繁重的工作。此外,她还照顾三个未成年孩子。在公公瘫痪期间,她倾心服侍,周到护理,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。孩子们也受到她的优良影响,孝敬长辈,热爱学习,成绩优异。吴彩霞因此获得保靖县“五好文明家庭”荣誉。


图片7.png


叶心琴,1968年7月出生,土家族,中共党员,保靖县比耳镇双福村村民。她以孝道和奉献为荣,通过切实的行动展现了作为子女和妻子的高尚品质,并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动人心弦的亲情故事。2023年,家中婆婆因病瘫痪,需要全天候的护理,而她的丈夫则外出务工以维持家庭生计。他们育有一子一女,儿子在外务工,女儿已出嫁。婆婆无法自理,自晨起至每日夜幕降临,琐碎事务皆需叶心琴悉心打理,包括处理大小便、协助洗漱、擦洗身体等。她不仅将婆婆悉心照料,同时还要务农以支持家庭,无论生活多么艰辛,她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。


图片8 副本.png


田维琴,生于1966年6月,土家族,保靖县比耳镇兴隆村的村民。她始终践行孝道,无怨无悔地照料因脑出血半身瘫痪的婆婆,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。每日,她悉心喂食、擦洗身体,时常为婆婆梳头、理发、捶背、剪指甲,衣物和被褥常予更换,确保居室清洁无异味。尽管因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困窘,她仍节衣缩食,竭力为婆婆提供最好的生活照料。在天气晴好的日子,她会推着老人到户外享受阳光;阴雨连绵的时刻,她则陪伴婆婆聊天解闷,逗其开心。田维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长辈、关爱家人的优良家风。


图片9 副本.png


黄远洲,1962年7月生,土家族,保靖县清水坪镇下码头村民。黄远洲常年与妻子一起照顾80多岁的母亲。母亲常年瘫痪在床,长期需要人照顾,他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,每天给母亲喂饭喂水,擦洗身体,更换床单被褥。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,黄远洲在本人患有脑血管瘤、肝炎等疾病情况下,依然对母亲悉心照顾,没有任何埋怨,从没有对母亲大声说话,用自己的耐心和责任,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,乡邻们以他们为榜样,孝老爱亲、仁贤厚德在这里蔚然成风。


图片10 副本.png


石万炳,1972年9月生,苗族,保靖县碗米坡镇押马村护林员。石万炳作为护林员,他每日坚守在山林之间,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,守护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。在家庭中他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,用细心和坚强守护着家庭。石万炳的丈母娘年纪较高,食物难以咀嚼,他每天都会耐心地将食物切成小块,一勺一勺地喂给丈母娘。在丈母娘生病期间,他心急如焚,跑前跑后,挂号、缴费、取药,一刻也不停歇。他认真聆听医生的嘱咐,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。回到家后,他按照医生的要求,细心地照顾丈母娘服药、休息。石万炳还承担着培养两个孩子的重任,尽管生活并不富裕,但他从未放弃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。他省吃俭用,只为了能给孩子们买一本好书、一套学习资料。石万炳,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护林员,用他的爱和责任,书写着人间最美的温情故事。


图片11 副本.png


田小翠,1966年出生,保靖县毛沟镇巴科村的妇联主席。其丈夫周启文于2000年因车祸瘫痪。这场车祸使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,沉重的现实将责任推向田小翠肩头。家中两个子女在学,丈夫瘫痪,家庭经济来源中断。为医治丈夫,他们几乎倾尽所有,生活一度陷入窘境。然而,田小翠以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撑起了家庭。她早起晚睡,为丈夫准备饮食、喂药、进行清洁和按摩,同时处理家中事务。作为村干部,她不忘群众的重托与组织的培养,始终关注村民事务及村支两委的日常工作,积极参与本村发展。四季更替,她始终不辞劳苦,用爱与责任稀释了生活中的辛酸与苦涩,默默坚持着。


图片12 副本.png


肖行武,汉族,1963年5月出生,复兴镇胥乐村村民。他早年离异,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,并照顾年迈的母亲。为了养家,他在家附近从事零工。2016年,其母余焕珍病重,而医院已不愿继续治疗,但肖行武并未放弃。他自学中医,大量阅读医书,了解到冬瓜瓤有利尿功效,便四处采购为母亲入药;得知醋有助于舒经活络,便每天用醋为母亲按摩。经过他的不懈努力,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,现已高龄94岁,精神清晰,起居如常。每晚他都会用轮椅推母亲在村中散心,并细心解说村中变化。这段十余年的坚持中,肖行武始终将最好的留给孩子与母亲,毫无怨言。


图片13 副本.png


李春蓉,土家族,1974年2月出生,复兴镇河边村村民。她以善良、诚实、勤劳和节俭著称。随着丈夫外出务工,李春蓉凭借自身的坚忍不拔,承担起家庭的重任:十年如一日,既抚养两个子女,又尽心照顾年迈且行动不便的公婆。公公卧床,婆婆仅能略微行动,生活无法自理,包括就餐、更衣、入厕等日常都需人照料。李春蓉悉心为公公擦拭身体,喂食,时而还需提供氧气支持。尽管家境困难,她总是尽己所能让公婆生活得体。为了补贴家用,她在附近从事零工,十多年来,这样的辛勤生活从未让她感到厌倦,倾心付出抚育孩子长大。尽管长期劳累使她面容沧桑,但其笑容始终坚毅而温暖。


图片14 副本.png


梅洁,土家族,1986年7月出生,现任保靖农商银行迁陵支行行长。夫妻同在保靖农商银行工作,其丈夫常驻偏远山区担任支行行长。十余年来,梅洁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重重困难,用心孝敬因旧疾与高血压而身体欠安的婆婆。她在职业和家庭之间游刃有余,家庭事务多由她亲自操持,婆媳亲密无间,家庭氛围和谐。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爱,她常通过视频让丈夫远程辅导孩子的作业,两个孩子成绩在班级中表现出色。梅洁堪称新时代的孝老爱亲女性,创新地平衡了事业与家庭,无惧辛苦,勇担家庭重担。


图片15 副本.png


杨天书,1979年11月出生,土家族,保靖县阳朝乡夕铁村村民。杨天书一家有三位老人和两个孩子,她面临着沉重的生活压力。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,她选择在村内经营一家小超市。家中有两位老人患有严重慢性病,她悉心照护,使老人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和温暖。通过耐心和关爱,她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。对于正在求学的孩子,她亦毫不懈怠,在繁忙的间隙中耐心辅导孩子的学业,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孩子铺设求知之路。她积极配合村干部,关注村内的留守老人和儿童,那些残疾或患病的老人及远嫁子女的老人,在她眼中都是需要关爱的亲人。她经常入户帮助进行养老认证,送去生活用品,还代缴电费及话费。她被留守儿童亲切地称为“杨妈妈”,给邻里老人和孩子送水送饭已成习惯。


图片16 副本.png


向昌秀,1971年9月出生,苗族,保靖县长潭河乡车湖村妇联主席。向昌秀夫妇常年在外务工。2018年,因婆婆突发脑梗卧床不起,她毅然辞去工作返乡照顾,至今已六年。在这期间,她不仅照顾婆婆的日常饮食,更亲力为婆婆洗澡、端屎倒尿,为老人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。邻里纷纷赞她是好儿媳,而她则谦逊地表示:“我们都会有老去的一天,更何况这样也能令我丈夫在外安心工作。”温馨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的源泉,向昌秀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,并体现了一名普通中国女性的优秀品质。


图片17 副本.png


龙建,男,1988年9月出生,水田河镇护林员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孝老爱亲”的深刻含义。36岁的他,本可以凭借精湛的建筑技艺在外地获得高薪,但在2018年,因父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,他毅然选择返回家乡。他每天悉心照料父亲的日常起居事务,从起床、如厕到洗漱,每个环节都充满着他的耐心与温柔。闲暇时,他推着父亲在村中散步,以解父亲心忧,父子漫步的身影已成为村中的一道温馨景致。作为水田河镇的护林员和预备党员,龙建不仅守护着家乡的山林,更以赤诚之心守护父亲的晚年时光。他选择放下城市的繁华,紧握亲情,将孝道融入生活的点滴。龙建的故事虽平凡,却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,展示了亲情的伟大与无私。


图片18 副本.png


张亮香,1972年6月出生,苗族,保靖县吕洞山镇茶岭村张湾组居民。她家中的老人年近80岁,近两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,记忆逐渐衰退,行为变得难以捉摸,甚至无法自理日常生活。张亮香毅然承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,无论农活多么繁重,她始终坚持做好公公的一日三餐,细心关照老人的饮食起居,按时给他服药,并仔细记录病情的变化。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需要时刻保持警觉,为防止老人走失或发生意外,张亮香干农活时从不走远,并时常回家查看。当公公无意识地走出家门时,她总是紧随其后。虽然未受过高等教育,也未曾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张亮香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道德真谛。她的善良、耐心、坚韧和担当成为家中儿女终生学习的榜样,从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。


图片19 副本.png


龙桂莲,中共党员,1975年4月出生,现任阳朝乡尧洞村党支部副书记。龙桂莲土生土长于尧洞村,她先后任职妇女主任、党支部副书记,以及县人大代表。工作期间,她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心投入妇女工作,积极组织多样化技能培训,提高妇女就业能力,使其在家庭之外也能实现自我价值。她关心妇女的身心健康,每年邀请医疗人员开展健康讲座和免费体检活动,努力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。当妇女遭遇不公对待时,她勇敢发声并协调解决问题。2022年,龙桂莲获评保靖县妇女联合会“五好文明家庭”荣誉。


图片20 副本.png


石明贵,1963年6月出生,苗族,保靖县葫芦镇,四十八湾村村民。多年前,面对弟弟离世后的情况,石明贵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其女儿的责任,视同己出。他表示:“我有一个儿子,现在又有了一个女儿,这真是儿女双全的幸运。”他如同不知疲倦的守护者,日夜陪伴在孩子们身边,以关爱和引导给予他们温暖和安全感。他不辞辛劳,无论再苦再累,只要看到孩子们的欢笑,他的信念就更加坚定,因为孩子们,他绝不放弃。如今,在他的细心呵护下,弟弟的女儿已长大成人并成家,石明贵充满感动地表示:“女儿现在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新家庭,我与弟弟都感到无比欣慰。”


图片21 副本.png


龙先成,生于1970年9月,苗族,保靖县吕洞山镇茶岭村村民。作为家中长子,龙先成承担着照料年迈母亲的责任,由于母亲高龄体弱且行动不便,需要长期的照顾,而其他兄弟姐妹均因工作和健康问题无法在旁协助。龙先成毅然承担起所有的家庭开支,并特意召开家庭会议,教导子女要孝敬并陪伴奶奶,努力为老人家营造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。他悉心照顾母亲,以实际行动和身教言传,全力为子女建立孝顺的榜样,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,将孝道打造为家庭的风尚和传承。


图片22 副本.png


谢衡玲,中共党员,1982年出生,现任保靖县纪委监委组织部长。在纪检监察系统服务十余年,她始终以组织需要为己任,无怨无悔,兢兢业业地立足岗位,尽职尽责。自2006年结婚后,这位湖南衡阳人便扎根于保靖,常强调“家风是传统美德的浸润”。她积极倡导和践行尊老爱幼、夫妻和睦、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等民族美德,子女教育着重自立自强与敬老爱亲。值重阳佳节之际,她不仅在单位倡导敬老活动,亲自参与慰问,为退休老同志带去贴心的交流和帮助,自觉为他们增添参与感及幸福感。她的努力得到广泛认可:2022年荣获三等功,而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连续获得多项嘉奖和表彰。


来源:保靖县融媒体中心

编辑:吴学敏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