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梧
6月14日12时至15日12时,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6省区80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;珠江流域6月14日11时30分发生“北江2022年第一号洪水”;6月15日18时,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蓝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,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……6月以来,南方多地连续降雨,雨势凶猛、险情频频,山洪、泥石流、滑坡、内涝等次生灾害风险较大,防汛形势复杂严峻。
从区域范围看,此次南方强降雨落区,主要集中在江南中南部到华南,范围大、雨势猛。从降水成因看,主要是南下的北方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江南一带交汇。特别是随着冷暖空气交界面上的低涡系统移动发展,使得预报更有难度,天气形势变化更复杂。因此,各类致灾风险均有不同程度上升,也意味着洪水防汛的任务更重、压力更大,需要做好充足准备。
不仅是南方地区,当前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入汛。就国情而言,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、江河治理难度最大、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。在防汛关键阶段,各地区各有关方面必须要立足防大汛、抗大旱、抢大险、救大灾,压实压紧责任,狠抓措施落细。尤须强调的是,做好防汛工作,必须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,统筹好发展和安全,全力确保安全度汛。
防灾减灾、防汛救灾,关键是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。在汛情面前,除了要有风险意识、忧患意识、底线意识,更重要的是做到防汛备汛周密部署、主动作为。气象监测是不是科学?预警预报是不是精准?防御调度是不是顺畅?部门联动是不是高效?防御方案是不是周全?巡查防守是不是牢靠?这些问题贯穿在防汛措施全链条上,每一环都关乎防汛救灾工作的质量,每一步都需要精之又精、细之又细,既要下足绣花功夫,也要凝聚各方合力。汛情越复杂,越考验各地区各部门的综合研判、协调联动能力,越需要充分发挥“技防”与“人防”的双重作用,以“责任链”扣紧“防汛链”,真正以实际行动在防洪大坝上筑起“铜墙铁壁”。
防汛救灾,救在战时,防在平时。这对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,加快补齐防汛排涝工程设施短板等弱项,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比如,重大水利工程设施要早谋划、早建设,该新建的新建、该修整的修整,关键时充分发挥综合减灾功能;又如,水利工程的调度演练要注重协同、查找不足、锻炼队伍,通过不断科学调度、联合调度,达到防汛效益最大化;再如,不断加强气象预警、应急响应等工作,注重对重点区域、重点人群、重点行业发布预警信息,为做好抢险救灾提供科学及时的决策信息。防汛救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涉及多个地区、单位、部门,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,统筹好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,调配好人、财、物,以防汛减灾的能力建设和工作精度确保江河安澜、群众安全。
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关系粮食安全、经济安全、社会安全、国家安全,必须战而胜之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汛情与疫情出现叠加,更需做到凡事想在前面、抢在前面,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,防止发生因灾返贫和灾后大疫。遵循规律、科学统筹,风雨同舟、齐心协力,我们有底气、能力、智慧战胜包括汛情在内的各种风险考验。
(责编:赵静、曲源)
来源:人民网-观点频道
编辑:吴学敏
本文链接:https://wap.baojingrm.cn/content/2022/06/19/11405322.html